本篇为手把手教你写评论示范全文,关于本篇的思路及其框架的选择和角度的确定请移步观看视频。
【资料图】
文本审美呈现的关键在于艺术构思与文本物化的关系
金圣叹在《水浒传·序》中说:“心之所至,手亦至焉者,文章之圣境也;心之所不至,手亦至焉者,文章之神境也;心之所不至,手亦不至者,文章之至境也。”这一段话指出了在小说创作中,根据“心”与“手”的关系,即是否“至”或“不至”,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创作境界——“圣境”、“神境”、“化境”。“心”指的是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构思,“手”指的是文学创作中的物化,因此,从根本上来说,金圣叹阐明了文学创作过程种艺术构思与文本物化的三种关系,而它们之间不同的关系会影响文本最终所呈现出来的境界,也就是审美效果。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境界,虽有高下之分,但是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才具备的美学质素。
1、“圣境”:人工之美
第一种境界 “圣境”, 就是指在创作过程中, 心能够自由的指挥手,手能适应心的要求,也就是作者的艺术构思与艺术表达完全吻合, 思路与文笔 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。
孔子在《论语》里曾说:文章在于追求“辞达而已”,即是言辞能表达出意思就可以了。宋代苏轼进一步提出了“辞达”说,认为创作者能通过语言文字或者形象表达出思维构思。金圣叹的“圣境”理论是与“辞达”观念一脉相承的。当作者可以按照自己所想,将其准确表达出来,这样的作品会呈现出作者精心的语词选择的痕迹,因此,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种“人工之美”。
2、“神境”:人工之美与自然之美之间
“心之所不至,手亦至焉者”即是文章创作的“神 境”,是指创作者在构思阶段没有想到,但随着情节的发展或者人物的成长,在文本 物化过程中创作出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情节内容。这种情形类似于灵感所至的即兴发挥。
心没有完全想到,但手莫名其妙的表达了出来,这种境界要比“人工”高出很多,不是苦思冥想,精心构思就能够达到的人工之美,但是其又没有完全表现出一种自然之美的状态,仍然能够看到创作者的苦心经营,因此,这样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“神境”,就是庄子说的待”。
3、“化境”:自然之美
“心之所不至,手亦不至焉”即是文章创作的“化 境”,是指有些情节内容,创作者构思时没有想到,而在临文书写之际突然涌上心头, 但对于这些泉涌的文思,创作者没有直接用文字表达出来,而是留下“无”,让读者 发挥想象去填充。
“化境”是对小说作品呈现出自然真实、天然化成的美学风貌的概括,同时又是金圣叹评价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美学标准。从言意关系来看,是指作家不需将文字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, 明明白白, 完完整整, 因为语言毕竟 是有限的, 言有尽而意无穷。这也就要求作家不要把话说尽, 且不露痕迹 地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, 大有 “此时无声胜 有声”的感觉, 以收到 “不着一字, 尽得风流”的完美艺术效果。
概而言之,金圣叹的“三境”说理论的核心——“心”与“手”,即艺术构思与文本物化,而二者的关系决定了文本境界的高低层次。
上一篇 : 音频可视化系列视频下载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