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一到雨纷纷,连续的雨季让空气中湿度增大,待到了谷雨节气,降水量还会进一步增加,春季中湿气最重的30天,就要来了!
“湿”从何处来?
(资料图)
中医认为,湿气分两种:
长期阴雨天气或久居潮湿之地会带来“外湿”;
饮食不当则会造成人体水液运化、代谢和输布功能失常,导致湿从内生,聚为湿邪。
说到避免湿邪侵袭,自然环境我们无法改变,但是我们可以从“内湿”着手,避免湿邪为患、招致大病。
去除内湿有两招
第一招:拒绝生湿饭
下面这些食物,让你越吃湿气越重!
01
煎炸、烧烤
此类食物比较油腻、不好消化,吃多了容易导致湿热,还会加重脾胃的负担。
02
香辣食物
辛辣食物吃太多了会产生内热,若湿邪和热邪彼此勾结,则更难清除。
03
热带水果
中医认为,甘味易助湿,荔枝、榴莲等热带水果本身含糖量就偏高,多食生湿滋腻,再加上其温热之性,更易生湿热。
04
冷饮、凉茶
吃太多冰凉食物,如凉菜、冰啤酒、冷饮等,容易损伤阳气,导致脾胃虚寒,从而加重湿气。
第二招:着重健脾胃
除了饮食,人体内湿气的形成,还与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。
在中医理论中,脾主运化。它一方面运化水谷精微,承担各种食物的消化、吸收和输布;另一方面运化水液。
简单来说,脾就如同人体内的抽水机,脾气强健,饮食能正常消化、水液能正常代谢,水湿才不容易聚集。
脾气虚弱,即使我们健康饮食,也难免会有内湿积聚。
因此,对于一些脾胃虚弱的朋友来说,从现在起就应当“未雨绸缪”,常按四个健脾祛湿穴,提高自己抵抗湿邪的能力。
01
丰隆穴
位置:位于小腿前外侧,外踝尖上8寸,距胫骨前缘二横指。
按摩方法: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,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。
功效:通调脾胃气机,祛湿化痰。
02
足三里穴
位置:位于小腿,外膝眼下3寸,距胫骨前缘1横指。
按摩方法: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~8分钟,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。
功效:调理脾胃,疏风化湿,补中益气,扶正祛邪,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。
03
中脘穴
位置: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肚脐上4寸。
按摩方法: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,顺时针揉按2~5分钟。
功效:和胃健脾,降逆利水。
04
曲池穴
位置:完全屈肘时,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。
按摩方法: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~5分钟,亦可用四指并拢,拍打此穴,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。
功效:可泻大肠湿热,适用于肛门灼热、大便黄烂、排不尽者,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。
当然,除了上述穴位,有些药食同源之品具有很好的健脾祛湿作用,如薏苡仁、茯苓、山药、莲子、赤小豆、陈皮等,平常亦可适量多吃。
来源:养生中国、中国中医药报、健康圈
上一篇 : 疑似《AC幻景》菜单栏泄露 具有“调查”新功能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